焦方杨:培育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内生动力 |
发布人:刘星 发布时间:2019-04-03 浏览次数:553 |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因素。如何打好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成为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难题。在有关精准扶贫的深层讨论中,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成为一项日益受到重视的核心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时曾指出,“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国家在持续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政策、资金、人力投入的同时,亟须充分培育和激发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内生动力,以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到2020年如期完成全面脱贫任务。 由深度贫困地区的特性决定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特殊困难,提出“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总体要求。在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政策支持力度的基础上,仍然更加需要培育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这是由深度贫困地区的特性决定的。 第一,从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现状和脱贫目标的实现层面看,脱贫攻坚的任务存在艰巨性,单依靠国家外部力量,不足以在有限时间内摆脱深度贫困。一方面,在深度贫困地区内部,不同程度存在着区域性贫困、县域贫困、村庄整体贫困、农户贫困的层级累叠,这使得深度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全面滞后,仅仅依靠外力无法短时间完成脱贫攻坚的全面突破,亟须内生力量与外部力量更为紧密地协同配合。另一方面,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上,内部主观因素上的动力不足也是深度贫困地区致贫的关键。在区域脱贫内生动力和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上,不同程度存在区域、县域、村庄和农户等内生动力不足的层级累叠,因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需培育内生动力。 第二,从深度贫困地区的社会特征看,深度贫困地区往往与少数民族地区重叠,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文化类型、社会生活形态以及思想价值观念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三区三州”均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自治州所辖区域,许多民族在制度和文化生活上仍十分传统,很多风俗习惯和观念行为与现代文明尤其是工商业文明不相符,极大束缚了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 第三,从深度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看,往往存在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谋生技能上的缺乏。一方面,深度贫困地区在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上,以及交通、现代网络传媒等基础设施方面长期匮乏。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在社会、文化上的封闭性,以及自然地理上与外界的阻隔,使得深度贫困地区难以深入地学习和接触现代文明的成果,影响了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进而抑制了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而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干部也存在干劲不足、信心匮乏、创新意识弱等问题,因而深度贫困地区更需培育扶贫干部的内生动力。 第四,从深度贫困地区以往的扶贫过程看,一些忽视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扶贫实践,产生了许多负面后果。其一,部分深度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扶贫中以政绩为导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作风不同程度存在,不仅不能将扶贫资源转化成贫困人口脱贫以及地方发展振兴的内生动力,反而将内生动力不足当成获得更多转移支付的砝码。其二,简单地从外部视角将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归结为自然资源以及经济要素的匮乏,不仅造成了深度贫困地区区域整体的自卑心态,更抑制了其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的内在动力。其三,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也因扶贫措施不当而受到抑制。其主要表现有:一些农户为了享受扶贫政策不择手段争当贫困户,丧失了志气;一些贫困户享受了扶贫政策后甘当贫困户,加深了懒惰思想;一些送钱送物的扶贫措施加深了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使其丧失了脱贫主体性;一些不当的扶贫方式打消了非贫困户的积极性,诱发了他们的“红眼病”。这些因忽视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而引发的后果抑制了扶贫政策的效果,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进程。 重视内生动力的激发 基于上述历史脉络与现实境况,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政策和实践不可与其他地区一概而论。在持续加大物质投入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内生动力的激发,才能将深度贫困地区的特色内生资源、地方各级组织的改革创新能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体性和斗志同时激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实现深度贫困地区的持续和长远发展。 首先,要处理好看得见的贫困与看不见的贫困之间的关系。必须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底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拳绣腿”,实实在在地解决好看得见的贫困。但在正确对待长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的同时,要及时看到长期生活贫困难以改变引发的“精神颓废”,而后者往往容易被忽视。只有激发出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想法和干劲,基础设施改善才能真正成为脱贫奔康的强大托力。一方面,增加深度贫困地区的科研投入,将深度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出来,并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禀赋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中,以及脱贫攻坚进程中自立自强、开拓进取的典范人物和典型故事,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两个层面抽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精神资源,以增强深度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的脱贫志气。 其次,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文明风尚之间的关系。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生活习俗上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文明风尚的关系,是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中的重要难题。为此,一方面要紧紧扭住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强化理性节俭、自尊自强、财富积累、商品交换等观念,用现代文明生活促发脱贫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牢牢守住优秀传统,将最具特性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表征提炼出来,加以传承和弘扬,以增强其文化自信和身份自觉。只有兼顾优秀传统的现代运用与陈规陋习的现代转变,才能为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破除阻力。 再次,要积极创新符合深度贫困地区实际的教育扶贫方式。一方面,要完善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培训体系,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类型层次贫困群体的教育培训需求。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完善职业教育;在扩大未成年人教育覆盖率的同时,着力强化农民夜校以及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作用,使更多的贫困人群有机会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谋生技能,同时也能更扎实地开展移风易俗。另一方面,在“三区三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要强化双语教育和特色人才培养。双语教育能够使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及贫困人群在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保持民族特色,形成少数民族的特殊优势。而文艺、体育等特色人才培养则能够发挥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身体素质好的特点,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发展潜力。 最后,要充分挖掘深度贫困地区内生的治理和自治资源。在增加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干部输入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地方帮扶机制,尤其是充分运用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具有的治理资源和治理体系。通过对“三区三州”等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传统社会组织和治理体系进行现代化转换,将其更好地与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新型群众自治组织有效结合,充分释放和激活地方组织和本土干部的活力和内生动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扶贫资源配置与优化研究”(16BZZ06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